每年汛期,很多棚室容易發生大棚受淹進水的情況,嚴重的話,有些積水能到一兩米。尤其是冬暖式大棚,為了保溫,一般采取下挖方式。也就是說,大棚半個是“埋在”地面以下的。一旦出現大水,而外圍排水系統不暢的話,很容易灌進大棚。
受到暴雨沖淋和積水浸泡,溫室墻體會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,例如土墻可能會部分開裂,支撐棚頂的水泥柱也有可能斷裂,整個大棚的牢固性、安全性和生產能力顯著降低。那么,針對棚室的受損情況,如何進行修復、加固呢?
根據受損程度有針對性的進行修復
首先,按損毀程度和發生原因,可將暴雨災害后的日光溫室大棚分為3類:
第1類:地勢較高、防范措施較好未受損,或輕微受損、但不影響棚室內蔬菜生產的溫室。
第2類:結構受損需修復加固的溫室。有的立柱和后屋面斜撐被壓斷或砸斷,有的墻體部分垮塌,經過臨時加固可以投入生產。
此類溫室識別容易,但修復加固方法和措施各有不同,需科學評估,更要特別注意防范次生坍塌災害發生。
第3類:墻體垮塌嚴重、無修復價值,或完全坍塌的溫室,只能重建后恢復生產,對農民、蔬菜生產和供應等影響均較大。
第2類溫室常見修復方法
針對第2類溫室大棚,要采用科學的方法對溫室結構的承載能力進行測定,包括墻體結構、屋面結構和基礎結構,找出薄弱部位,因情施策,制定有針對性的工程改造技術方案,嚴格組織施工。
各位菜農朋友要根據自己大棚的具體受損情況,來決定使用下面哪種修復方法,同時,在修復過程中,一定要注意個人的安全。
1、土袋修補法
這種方法在壽光應用的歷史比較久,原料為編織袋和土,成本約500元/米,主要為人工支出。這種修補方法耗時又耗力,修補20米左右的缺口,需要兩到三天的時間。如果坍塌面積太大,這種方式就不太推薦。
需要注意的是,裝土的時候要選擇潮濕的土壤,如果是干土的話,散在袋子了,后續太陽一曬,曬曝了的話,土容易坍塌。有條件的話,可以在土里摻一些水泥、石灰。
2、面包磚修補法
面包磚修補法,就是將坍塌的棚墻清理干凈之后,將面包磚一層一層壘到棚墻內,為了增加保溫性,要在面包磚的內部加入泥土并踩結實。成本約400元/米。該方法不需要大型機械,更適合無法進入機械的狹窄棚區。
3、土坯壓實法
土袋修補法和面包磚修補法,適用于墻體局部坍塌的大棚,對局部墻體破損特別嚴重的,可采取土坯壓實的辦法進行修補,成本約200元/米。
無論棚內坍塌的長度有多長,都適應于土坯壓實法。但是由于土質不同和土的干濕度不同,墻體在結合地方,如果操作不好,會導致棚墻裂縫過大,影響保溫。
具體操作過程中,一是把原來的墻打斜,二是提前幾個小時潑上點水,把干墻弄濕,如果是墻面很平,可以用鉤子,耙子之類的,把面打的粗糙一點再壓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晾曬新墻的時候,菜農可以將薄膜蓋在上面,采用陰干的方式進行晾曬,這樣就可以避免濕度很大的土遭遇高溫暴曬后,裂縫過大的問題。
4、鋼管加固修補法
其中鋼管支撐采用的是三腳架支撐式,用三根鋼管,第一個是支撐后墻,其中兩根,短的兩根是支撐后墻坡上,這兩根鋼管完全沖到后墻的橫梁上,在這個后墻上,用橢圓形鋼管制成三腳架,作為后墻的支撐,后墻上用兩層無紡布,兩層薄膜,兩層的草簾子,進行覆蓋,進行冬天的保暖。
棚體撐起來之后,菜農可以再根據棚室原先的規劃,將棚墻進行修整。剩余的土可以用到大棚里,然后進行深耕,與原先的土壤進行充分融合。成本在每米250元左右。
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墻都是從底下泡水上面一般都比較堅固的,但是如果個別的棚,水是從上面的墻頂順著墻面漏下來,這種情況下上面提到的鋼管加固修復方法就不合適了。因為該方法需要借助墻體一定的支撐力。
此外,大棚修復后,經大水浸泡的墻體還需要逐個檢查每根立柱和支撐結構,發現不穩固的一定要做好固定,不要埋下安全隱患。大棚墻體后坡也應及時覆蓋防水油紙和無紡布,以防再次受潮。
所謂混凝土加固法,就是對進水只到墻根的大棚,采取向墻內側填充混凝土、加固擋板的辦法進行修補,成本約400元/米。
具體來說,用鋼板注水泥不宜立即實施,可以用木板,或者是其他東西先定定,等稍微干點以后,然后再用水泥,再用彩鋼板再堵起來,這樣操作會比較堅固,即便再遇到水的時候,也能起到防護作用。
后總結一下五種修復方法的成本(價格會隨人工費用浮動而有所變化)
對比5種方法,可以得出:
土坯壓實法:價格為便宜
鋼管加固法:快
鋼管加固法和混凝土加固法:結實
土袋修補法和面包磚修補法:更適用于不太嚴重的局部坍塌
混凝土加固法:更適用于被水浸泡但尚未坍塌的大棚
第3類溫室常見修復方法
針對第3類溫室大棚,應積極引進專業的工程隊伍對倒塌現場進行清理,或恢復土地進行大田種植,或等有條件時進行重建。重建溫室應在充分評估地下水位和地基承載的基礎上通過專業設計, 以確保后續安全生產。
受損嚴重的日光溫室蔬菜園區,要做好高標準重建規劃,水電路配套,特別要注意園區排水一體化建設,加強園區重建的工程質量監管,避免發生類似災害。
在日光溫室外挖深、挖通排水溝渠,一方面可以承接、排出溫室內排出的積水,另一方面淹水退去后,可由土壤毛管作用滲出土壤中的水分,洗脫由大量施用化肥而沉積在土壤中的大量鹽分,降低土壤含水量,也可促進墻體水分釋放,降低墻體垮塌風險。
修復加固過程中的注意事項
1、首先要注意安全。
棚室內的立柱和后屋面斜撐被壓斷或砸斷的,等棚室情況相對穩定后再進行更換,確保施工安全。而棚室墻體出現滑坡坍塌后,大部分墻體看上去依然保持直立,但仍然有土層滑落甚至是墻體坍塌或損毀的可能。
因此,無論是在棚室進行排水時,或采用某種方式進行墻體的修復加固,或在棚室內進行其他農事操作時,時刻要注意觀察棚室墻體是否有土塊脫落或墻體開裂等情況,如果發現有上述問題,要做到及時離開受損棚室,待棚體情況穩定后再采取合適的加固措施。
2.修復墻體時要注意墻體風干后效果更佳
棚墻比較陡、吃水比較多的棚,先以晾干為主,除了前面通風以外,還可以部分揭開墻后的無紡布和薄膜,使墻體可以加速晾干。
同時適當將保溫棉被向前移或展開到棚體向陽面上,盡可能減小保溫棉被對墻體的壓力。墻體的內側先不急于用水泥和磚等材料加固,可先清理墻體滑落至下部的土堆,然后用木板等先臨時加固支撐,支撐一段時間,等墻體逐漸晾干后再采取長久性加固措施,尤其是采用“彩鋼板+水泥”或磚混等進行棚體加固的方法。
3.防次生災害
已經修復好的墻體,在以后的使用過程中,仍然可能因雨水、風力較大等自然現象而產生開裂、落土、滑坡等影響,從而導致次生災害,因此需要時常察看棚室墻體的加固情況,做好防護措施,盡大可能減少不必要的損失。